此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獲取 Adobe Flash Player

尊敬的訪客,歡迎您訪問湘西州人民醫院網站,我們一直在關心您的健康!為您的健康服務!

地址:吉首市乾州世紀大道與建新路交匯處

郵編:416000

預約掛號:0743-8669668

投訴電話:0743-8669062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醫院動態 » 醫院新聞 »

消化內二科開展DPMAS技術 肝衰竭患者不再“肝著急”

      近日,消化內二科人工肝治療小組多次為數名肝功能衰竭、高膽紅素血癥患者進行了半量血漿置換+雙重血漿分子吸附( LPE + DPMAS )治療,治療效果甚佳,讓肝衰竭患者不再“肝著急”。
      患者歐某、女、43歲、因納差、乏力1周于2021年12月1日到我院消化內二科住院治療,完善相關檢查后,診斷為藥物性肝損所致急性肝衰竭。經過積極的護肝、退黃等治療,歐某腹脹、乏力有所好轉,但黃疸進行性加重,總膽紅素高至192.8umol/ L ,伴有明顯凝血功能障礙。見狀,消化內二科主任向群緊急組織科內人員討論,認為歐某存在急性肝功能衰竭、高膽紅素血癥,有行人工肝治療指征,選擇半量血漿置換+雙重血漿分子吸附( LPE + DPMAS )方案。經過與家屬及患者充分溝通后,消化二科分別于12月9日、12月13日先后2次為 歐某進行LPE + DPMAS 治療。經過治療后,患者乏力癥狀緩解,膽紅素、凝血功能快速恢復,無不良反應,已順利出院。
      患者石某某,女,45歲,因身目黃染半月余于2021年12月14日由當地醫院轉入消化內二科住院治療?;颊呷朐汉罅⒓赐晟葡嚓P檢查,診斷為亞急性肝衰竭,且病情進展迅速,膽紅素以30umol/l/日左右迅速上升,總膽紅素高達342umol/l。面對快速進展的病情,消化內二科人工肝團隊果斷于12月16日、12月20日行LPE + DPMAS 治療,快速遏制住病情,膽紅素等相關指標也迅速恢復,縮短了病人的治療周期,僅住院16天即好轉出院。
 
行人工肝治療現場圖片
      肝臟具有合成、代謝、分泌、解毒等多種功能。重型肝病患者肝細胞大量壞死,出現代謝及解毒功能嚴重障礙,導致毒性物質在體內大量積聚,進一步加重對肝細胞的損害,形成惡性循環。肝衰竭的患者病情進展迅速、治療難度高,醫療費用昂貴,且總體預后差。
快速清除肝衰竭患者體內過多的膽紅素、膽汁酸、內毒素、炎癥因子以及其他肝衰竭毒素是阻止肝衰竭病情進展的關鍵,人工肝支持系統已成為治療肝衰竭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血漿置換(PE)、膽紅素吸附、血漿濾過透析等是國內應用較為廣泛的非生物型人工肝類型,其中PE為國內人工肝治療的主流。因PE需要大量異體血漿,但由于我國血漿供給緊張,全部使用新鮮冰凍血漿作為置換液進行治療,對血資源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致使部分肝衰竭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耽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2021年消化內二科申報新業務、新技術,引進了雙重血漿分子吸附系統(DPMAS)。DPMAS在血漿膽紅素吸附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可以吸附中大分子毒素的廣譜吸附劑,不僅能吸附膽紅素,還能夠除炎癥介質。
      據消化內二科主任向群介紹:DPMAS與血漿置換聯合使用可減少一半以上的血漿用量,既增強了療效,又可以很好地解決單純血漿置換治療時血漿不足的問題,有效減少潛在血源傳染性疾病感染的風險,提高了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消化內二科人工肝團隊
      自消化內二科開展LPE + DPMAS后,成立了人工肝治療小組,通過進修學習、技術操作培訓,以及聯動科室對患者采取系統化、程序化護理,使患者肝功能快速恢復。目前已救治了數例肝衰竭患者,經DPMAS治療后患者的膽紅素水平可降50%以上,同時為改善內環境、肝臟再生創造了條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
无码少妇一级A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