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委員會
關于印發我院2021年度關心下一代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黨總支、支部:
《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2021年度關心下一代工作要點》已經院黨委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委員會
2020年6月8日
湘西自治州人民醫院2021年度關心下一代工作要點
根據全州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精神,按上級關工委及院黨委工作要求,結合院關工委工作實際,制定2021年院關心下一代工作要點。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批示,并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同解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進一步準確把握新階段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政治方向和使命任務。
二、深入開展愛黨愛國教育
1.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契機,以“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主題,開展“回溯百年,薪火‘湘’傳”黨史系列教育活動,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院、愛家結合起來,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故事、抗擊新冠疫情的故事和改革發展成就的故事,激勵青少年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增強青少年緊跟共產黨、奮進新時代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2.繼續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利用暑假期間組織我院職工子弟開展閱讀一本以上紅色書籍,傳唱一首以上紅色歌曲,上傳一段“心中有話向黨說”短視頻,前往州內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一次紅色體驗實踐活動,舉辦一次“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演講比賽等活動,持續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3.繼續抓好民族文化和民族團結教育。充分利用我州文化資源,組織青少年參與民族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演練和傳承活動,組織青少年學習民族語言藝術和文化習俗,引導青少年不斷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堅持“民族團結從娃娃抓起”的原則,對青少年認真抓好民族團結教育,開展我為民族團結作貢獻活動,幫助青少年從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三個離不開”和“五個認同”教育貫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始終,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三、做好關愛幫扶工作
助力鄉村振興,開展關愛活動。“六一”兒童節前夕組織我院“五老”前往院鄉村聯系點與當地小學共同開展“知黨恩、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主題的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教育系列活動。結隊幫扶社會貧困留守兒童,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激發他們求取新知、探索求知的興趣和熱情。
四、積極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環境
1.開展“知恩盡孝、溫馨過年”我當好孩子活動。組織我院職工子弟寒假期間做疫情防控的“好孩子”、我做知恩盡孝的“好孩子”、我做在家過年的“好孩子”、我做美麗湘西宣傳的“好孩子”系列活動,豐富孩子們的寒暑假生活,宣傳模范先進青少年,引導廣大青少年做“新時代好少年”。
2.繼續開展普法和禁毒教育。啟動新一輪“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開展《憲法》《民法典》《民族區域自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普法教育。加強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繼續開展“珍惜生命、拒絕毒品、人人遵循、從我做起”青少年簽名活動,不斷提升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識和能力。加強青少年安全教育,特別是防性侵害教育,提升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
五、加強自身建設
1.進一步完善“黨建帶關建”工作機制。院黨委把關工委工作納入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之中,年度研究關工委工作不少于2次,為關工委工作開展提供保障機制。繼續加強關工委班子建設,配齊配強關工委專(兼)職工作人員,以黨的建設帶動關工委建設,切實把關工委建設成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堅強堡壘。
2.進一步加強關工委領導班子和“五老”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班子和五老常態化補充機制,及時把新退出領導崗位、年富力強、熱愛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充實進關工委領導班子和五老隊伍中來,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人數多、覆蓋面廣、結構合理、富有活力的五老隊伍。完善培訓體系,引導五老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方法,善于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做工作,在與青少年交朋友、幫助青少年成長進步的過程中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抓好領導班子的學習培訓,創新教育理念、內容、方法、工作運行和制度機制,不斷提高廣大“五老”和關工委干部謀劃和落實關心下一代工作的能力。積極參加州直機關關工委主任培訓班學習。
3.繼續加強“五好”關工委建設。推進院關工委建設更好融入院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突出工作重點,鞏固提升創建效果,推進關工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優化“領導班子建設好、五老作用發揮好、制度健全執行好、積極探索創新好、活動經常效果好”的“五好”標準。
4.切實加大對關工委工作的宣傳報道。積極向院宣傳科、團結報、中國火炬雜志社等媒體及其網站投稿,宣傳推介院關工委開展的重要活動和工作經驗,宣傳推介“五老”先進典型和優秀青少年先進事跡。扎實推進網上關工委建設,積極開展網上關心下一代工作。